蒸蛋。蒸蛋曾經是我的罩門,小時候最喜歡吃外婆的蒸蛋,柔滑的有如布丁,但在家裡試著做這懷念古早味,總是以失敗收場。本來以為關鍵是要把蛋液使勁攪均,但不管怎麼用力攪,蒸出來的蛋總是又乾又老滿是氣孔。
後來開始認真作菜,才知道,蒸蛋要好吃,只要掌握兩個關鍵。一是蛋水比例為一比三,兩顆蛋(約100cc),加300cc的水。二是蒸煮過程中,避水氣滴入蛋汁形成氣孔,所以不管是用炒菜鍋裝水大火蒸,還是用大同電鍋,最重要的是,用錫箔紙或盤子倒扣當蓋子,隔絕水氣滴入,就會蒸出柔滑有如布丁般的蒸蛋了。
如果什麼材料都沒有,我會做台式醬油味,用一點鹽加足量醬油調味。如果有蛤蠣,不妨做日式茶碗蒸口味,先把水煮開,丟入蛤蠣滾至開口,關火,等湯汁稍微放涼,取代水,加入蛋汁(比例同樣如上述,是1:3),加點鹽巴調味,入鍋蒸,講究一點可等蒸到十分鐘時加入蛤蠣、蝦子等,就有豪華茶碗蒸啦。
(以上可直接放入大同電鍋,加一杯水蒸,蓋子夾筷子,讓溫度不要過高)